简介:
简介: 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(现东南大学)无线电技术专业,1994年1月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通信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。2001年-2004年5月为香港理工大学多媒体创新中心访问学者,现为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参与和负责完成10多项国家项目、上海市项目、香港政府与香港理工大学项目、企业委托项目等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论著3部。主讲课程有:电路信号与系统、通信原理、数字信号处理、信息论与编码、程控交换、语音信号处理等课程。多次获得教改及教学成果方面的优秀奖。讲课的特点:深入浅出,通俗易懂,重点突出,条理清楚。 主要研究领域: 语音压缩编码,语音合成,语音识别,数字信号处理,信息检索,智能信息处理 曾经主讲的课程: 电路信号与系统(本科生)、通信原理(本科生)、数字信号处理(本科生)、程控交换(本科生)、信息论与编码(本科生、研究生)、语音信号处理(本科生、研究生)等课程。 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: 1. 通信原理(一),专业基础课,4学时/周,3届共266人; 2. 通信原理(二),专业基础课,4学时/周,2届共217人; 3. 通信原理(1),基础课,4学时/周,2届共100人; 4. 通信原理(2),基础课,4学时/周,2届共91人。 实践性教学: 1.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,15届; 2. 指导本科生参加2004、2005、2006、2007年上海市及长三角高校嵌入式竞赛,七个队共21人; 3. 指导硕士研究生,已经毕业6届硕士研究生,目前在校两届。 获得的教学表彰/奖励: 1. 2008年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(《通信原理》课程); 2. 2008年获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优秀科研奖; 3. 2004年上海市高校嵌入式竞赛,指导两队6名学生获得三等奖;一队3名学生获得优秀奖; 4. 曾获得校、院级的教学优秀奖; 5. “七段式教学改革”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 主编的规划教材: 1. 上海普通高校“九五”重点教材:《信息与编码理论基础》,上海大学出版社,(ISBN:7-81058-254-2/TN.006),(第二作者)。 2. 《现代通信原理(上册)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,北京,2007年5月(ISBN:978-7-302-13777-1),(第四作者)。 3. 《现代通信原理(下册)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,北京,2007年5月(ISBN:978-7-302-13778-8),(第一作者)。 课程建设: 参加了2003年--2005年上海市市属课程建设项目《通信原理》课程的建设工作,参加了2004年--2005年上海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《通信原理》课程的建设工作,以及2007年--2009年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《通信原理》课程的建设工作。主讲的“通信原理”课程2005年被评为上海大学精品课程,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。 部分学术研究课题: 1.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基于压缩域听觉谱的音频分类与检索算法研究”, 1/2009-12/2011。 2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基于参数丢失理论的语音识别鲁棒性研究”,1/2001-12/2003。(主要参加人) 3. 香港理工大学RGC研究基金资助项目“基于听觉模型与在线自适应的鲁棒语音识别”, 5/2001-6/2002。(排名第二) 4. 香港理工大学IGARD 研究基金支持项目“基于TMS320C6211 DSP 的 16路PCI 模拟语音卡的研制”, 10/2002-7/2003。(排名第二) 5. 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“互动娱乐开发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和实现-中小型多人网络游戏平台的研究与开发”,2004年9月-2005年12月。(排名第三) 部分学术论文: 1. “Speaker Change Detection Using An Improved BIC Algorithm”, Proc.ICCCAS2007, Vol.2, pp.607-610, July 11-13, 2007, Kitakyush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, Kokura, Fukuoka, Japan. (第1作者)(EI检索) 2. “Static Shadow Rendering Algorith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Ray Tracing”pp.691-693,Proc. CCWMSN07, December12-15, Shanghai, China, 2007.(第1作者)(EI检索) 3. “Auditory model based 2.4kbps speech codec and its real time implementation using single TMS320C5410 DSP chip”, Proceeding of ICONIP2001, vol.3, pp.1471-1476, Nov.14-18, Shanghai, China, 2001. (第1作者) 4. “基于听觉模型的低比特率语音编码及其DSP实时实现”, 信号处理, Vol.17, pp.219-223, 2001. (第1作者) 5. “基于二阶差分耳蜗模型的语音识别新方法”,应用科学学报,Vol.18, No.1, pp.80-84, 2000 (第1作者) 6. “A new phase cod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peech coding,” Proc. ICSP’96, pp.686-689, Beijing, China, 1996. (第1作者)(EI检索) 7. “Auditory model based 2.4kbps speech codec and its real time implementation using single TMS320C5410 DSP chip”, Proceeding of ICONIP2001, Vol.3, pp.1471-1476, Nov.14-18, Shanghai, China, 2001. (第1作者) 8. “Auditory Model Based Speech Recognition in Noisy Environment”, Proceeding of Eurospeech2001, Vol.1, pp.611-615, Aalborg, Denmark, 2001. (第2作者) 9. “基于音素的非特定人英语命令词识别算法研究”,信号处理, Vol.18, No.6, pp.535-538, 2002. (第2作者)
|